新沂市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
2018-2019-2工作方案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“互帮互学、互惠互利、资源共享、共同发展”为目标,以“推进课程改革,打造高效课堂”为导向,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,开展我校互助合作教学研究工作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提高我校教学质量。
二、工作目标
1.加强学习,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。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,提高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,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;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,继续推进青年教师阅读活动,通过细化、激励,使活动落到实处,产生良好效果。
2.加强研课磨课活动,锻炼技艺提升专业素质。通过课堂教学研磨、同课异构等形式,锻炼、提升青年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,努力构建民主、和谐、开放、富有活力的课堂,提高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、拓展、延伸的学习能力,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。
3.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,以科研引领教育教学工作。促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,使青年教师快速向科研型、专家型教师转变。
4.以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。以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备课方式的转变,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,逐步实现课堂效率高、学习效益高、教学质量高的课堂目标。
三、工作计划与指施
1.建立业务档案,做好规划总结
共同体成员均要建立“个人发展档案”,对专业发展的基础进行分析,明确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薄弱环节,提出自己专业发展的五年规划,分年度撰写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书》。年末做好业务总结,针对自己的年度《规划书》,结合自我1-3年的目标愿景,对照名优教师的标准,从不同的层面来全面总结自己已经取得的规绩,以及自己的定位目标的差距。
2.强化课堂研磨,同伴互助提升
共同体成员要在学科组长带动下,围绕“学讲”高效课堂的建设,开展好课堂教学诊断活动。成员要走进课堂,相互听课,上课人要积极听取同伴对自己的分析和意见,做好自我剖析,明确自己的教学优势,看清自己教学中的不足,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。制定出改进的措施、方法,再进行行为跟进,尽快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。
(1)每周上交一次教学反思。全面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,及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、课堂展示、师生互动等环节中的可圈、可改之处,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的创新意识,在此基础上积累论文写作的第一手索材。
(2)每月参加一次教学设计评比。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,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,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,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。
3.开展读书活动,促进思维交流
学校将采用指定书目和个人自选书目相结合的方法,细化读书要求,共同体成员每月读一本好书,撰写读书心得。每月上交一个读书心得,每月检查一次读书笔记,每双月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、经验交流会。
4.建立学习机制,营造学习氛围
学校将聘请各科专家到校讲座、授课,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与专家、名师交流学习的机会。不断地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传达给共同体的成员,优先选派共同体成员参加国家、省、大市等高端教育教学研讨活动,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。共同体成员回校后要为校内教师进行微讲座,分享学习心得,把先进的教育理念、教学方法带给其他教师,同时达到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效果。
5.搭建成长平台,展示教师风采
共同体每月开展一次“同课异构”汇报展示课,每学期开展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(包括基本功大赛),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,对优胜者给予奖励。
6.建立考核机制,促进持续发展
学校将每学年组织考核小组对共同体成员进行发展性评价,对成员参与教研学习、校内各类评比、公开课情况、课题研究开展、教育教学业绩等进行发展性评价。评价机制将充分体现其导向性和激励性。每学期举行一次总结、交流、评比大会,对优秀成员进行奖励。
责任编辑: